改革技术并非易事,运动员对于陌生的新技术常常充满抗拒,甚至出现成绩停滞。杨帆顶住压力,通过不断的思想工作告诉运动员:“以现有水平再练十年也未必能登上领奖台。”他没有动摇,目标始终如一。
在高水平运动队中,通常需要包括主教练、体能教练、科研教练和康复师等复合型团队。然而,因经费问题,杨帆决定自己一人分饰多角,自学体能训练体系,成功考取NSCA-CSCS认证,成为体能教练。他还带领研究生采集训练数据,利用生物力学分析软件,实时反馈给运动员,逐步打破过去仅凭经验和感觉训练的时代。
### 坚守与奉献:挑战与成长的见证
回顾最初的训练条件,杨帆曾在下午5点训练到晚上8点,天黑后为运动员照亮跑道。为了精确计时,他得站在跑道上来回冲刺几十次,甚至在田径场关灯后转战体育馆训练。每次训练后,杨帆都会亲自煮饭,为队员提供晚餐。
这12年,杨帆从未完整休息过一个法定节假日,甚至曾自费购买大量训练器材。他的无私奉献不仅体现在训练和教学中,还在于他对每个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关爱。
### 从失败到突破:冠军的崛起
杨帆的队伍首次亮相全国大赛时,尽管结果不尽如人意,但运动员的胆怯和不自信更加让他揪心。他深知,自信与成绩是息息相关的。转机发生在2016年,队员廖玉燕在女子100米比赛中获得第五名,成功进入全国前八。2017年,廖玉燕在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大幅刷新个人最好成绩,成功夺得全国冠军,成为云南省历史上首位由高校自主培养的100米全国冠军。
紧随其后,杨帆带领跳远队员董晓蕾和李宏一走向突破,2019年,他们分别在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斩获男子跳远金牌和女子跳远银牌,这在几年前是没人敢想象的。
### 奋斗的里程碑:体教融合的辉煌
2020年,江南、张敏娟的技术缺陷经过杨帆两年的雕琢,终于迎来爆发,江南勇夺女子跳远冠军,张敏娟获得女子跳远季军。紧接着,杨帆的学生们进入了云南省田径队,创造了云南体教融合的历史新篇章。
这些运动员在职业赛场再次取得突破,江南和张敏娟的成绩不断刷新,成为全国顶级赛事的常胜将军。2023年,江南成为云南省高校自主培养的首位世界大运会选手,并在赛场上为云南争光。
### 永远的初心:不懈追求,步步为营
十二年的岁月,杨帆始终未曾改变自己的初心。他以爱心、大胆创新、精心育人、不图回报,始终坚守在自己热爱的体育教育事业中。正是这种日复一日的积累和坚守,帮助云南的学生们在全国和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打破了历史的桎梏。
杨帆用行动证明:在科学训练和不懈奋斗的支持下,任何不可能终将成为通向荣耀的阶梯。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