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足球场到乒乓球台:孙可的跨界人生
还记得2015年亚洲杯上那个为中国队打入关键进球的孙可吗?当年那个在边路如风般驰骋的"拼命三郎",如今却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令人意外的是,最近有球迷在南京某乒乓球俱乐部偶遇了这位前国脚。
"他打得相当专业,正手弧圈球很有威胁,完全不像业余爱好者。"俱乐部教练王先生透露,"孙可每周都会来打两三次,已经坚持了快一年。"
伤病阴影下的转型
2018年那场严重的胫骨骨折,让孙可的职业生涯急转直下。尽管后来加盟深圳队试图复出,但反复的伤病最终迫使他于2021年选择退役。"医生说我的膝盖已经承受不了职业足球的强度了,"孙可在一次私人聚会中坦言,"但运动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 2020年:最后一次代表深圳队出场
- 2021年3月:正式宣布退役
- 2022年初:开始系统学习乒乓球
乒乓带来的新生
选择乒乓球并非偶然。孙可的父亲曾是江苏省乒乓球队的陪练,家里至今还保留着老式的红双喜球台。"小时候父亲就教过我基本功,现在重新捡起来反而有种亲切感。"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心理学教授李强分析:"乒乓球对关节冲击小,又能保持反应速度,非常适合退役足球运动员。孙可的案例很有代表性,说明职业运动员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第二运动'。"
时期 | 足球成就 | 现状 |
---|---|---|
2013-2015 | 江苏舜天核心球员 | 乒乓球业余选手 |
2015亚洲杯 | 对阵乌兹别克斯坦制胜球 |
如今,孙可偶尔会参加业余乒乓球比赛,还受邀担任青少年足球训练营的技术顾问。"运动的形式可以改变,但对体育的热爱永远不会变。"这句话或许道出了所有退役运动员的心声。
——本文素材来源于对孙可友人的采访